矮龙简史
一七0五年康熙四十四年杨公秀杞由地慢迁到矮龙自立门户,从此生生不息,繁流至今,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
杨公秀杞、柳氏生有四子,大房:再仙,二房:再俸 三房:再权 四房:再仪。
在秀杞祖公的勤耕善教之下,我族于30世出一名秀才杨政溢(大房长子),他在家族中起到带头作用,收授族中子弟十余人,言传身教,众多学生努力钻研,不负先生的心血,在31世再出一名秀才再权之孙杨积宪(杨政溢曾建议杨积宪进镇远考取秀才,几次考取不中,故将积宪更名为杨锦山,更名后一考即中)。他中秀才后,秉承先辈为百姓造福的心志,解决百姓疾苦。在朝廷官员迎接他去镇远上任,骑马途经瓜楼冲、龙园的石灰坡和羊桥中棚的鹅梨坳,深感百姓行路困难,亲眼所见白头老翁失足骨折;曾因与其同行赶考的学子途经龙园的石灰坡和羊桥中棚的鹅梨坳时,草鞋磨破几双,深感山路崎岖难行,其发至内心,决心为百姓改善生活环境,造福一方百姓。于他35岁时,自筹银两,发动身边的有志之士,修建瓜楼冲石步道一公里之多,修建龙园石灰坡,和羊桥中棚鹅梨坳青石步道三公里。其次,与其同行的书童深受感触,回乡后发动我族后辈,决定修建矮龙进出村寨之要路,俗称梯子坎。
33世之祖杨昌顺为了解决家族粮油加工之难,自筹银两修建古法榨油房一座。并于次年,由34世祖杨胜富为了方便群众自筹银两修建我寨碾房一幢。
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积极上进的群众和几名在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回到矮龙组,结合全体群众的意见制定了该组第一部《寨规民约》,并于2021年春节期间召开群众大会通过,还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治寨委员会。
2021年2月,通过多方咨询和精心筹备,矮龙组召开了由18周岁以上寨民参与的寨民大会,投票选举产生了治寨委员会会长、副会长和监督委员会成员,并筹集了治寨资金。至此,白果村第一个治寨委员会正式成立。
为了不让一个群众掉队,治寨委员会全体成员身体力行,宣传教育引导群众,让群众耳濡目染,从开始的不支持不理解变成了信任和依赖。
“《寨规民约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,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,几乎涵盖了寨子上所有的事务管理。”据该组治寨委员会规约共17章116条,内容涉及治寨机构、治寨会议、环境卫生、家教家风、邻里关系、红白节庆、基础设施、教育扶持、产业发展、矛盾纠纷等各方面。
通过治寨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努力,矮龙组发展香柚产业200亩,鼓励和资助考取铜中学生2人3000元、二本学生3人9000元、一本学生1人6000元、研究生1人8000元,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起,帮助重病住院等困难群众5户5人,制止乱占耕地1起,严格执行“红白喜事”打招呼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,真正实现了治理有效、产业致富、乡风文明、矛盾纠纷不出寨的预期目标。